一個污水廠在實際的運行中,活性污泥的多少是保證進入廠區內的污水得到達標處理的首要條件,而活性污泥的多少,是通過生物池內的污泥濃度MLSS,或者更精確一點是通過MLVSS來反應的,所以在運行中為了保證污水得到有效的處理,就需要不斷地調整污泥濃度。但是如何調整污泥濃度,或者說怎么選擇合理的污泥濃度呢?公眾號將用一個的系列和大家一起探討運行的污水廠如何選擇合理的污泥濃度,歡迎持續關注并參與討論。
在公眾號之前的文章中,探討了很多關于活性污泥濃度的文章,從概念定義和運行管理都進行了一些討論,相信在別的一些渠道,大家也能獲取更多的關于活性污泥濃度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更顯得泛泛一些。在實際運行中,運行人員更希望得到準確數值來推定和指導生產中該選擇多少的污泥濃度來保證出水水質的達標。運行人員在這方面往往得不到更為合理的數據和知識,這種現象首先是由于各個污水廠的個體條件不同,不可能具備一個全面適應的數據來保證每個污水廠均能達到自身的要求;其次是數據是死的,運行是活的,不能用死的數據來約束活的運行,因此一些書本上或者其他渠道的標準數據在實際水廠中應用不下去;最后就是廠內其實還是沒有把數據作為判斷工藝運行的基礎,日常沒有基礎數據,當然也就不可能有準確的污泥濃度范圍了。
作為一個穩定運行的污水廠是需要有很精準的管控體系的,特別是現在的環保部門對污水廠的監管的嚴格程度在層層加碼,這種形勢下,污水廠必須具備更為細致的管理才能保證水質的穩定達標。細致的管理在一個污水廠中最終落實到對工藝參數的調控,在污水處理的生物原理中用于調控的參數有很多,但是到了污水處理廠中,就沒有那么多的參數可以用了,這是因為一個污水廠從設計施工完成以后,可調整的因素已經很少了,比如池體容積大小,滿負荷條件下的停留時間,處理工藝的選擇等都不可能再去調整了,因此所剩下的調整因素也就不多的幾個了,比如污泥濃度,溶解氧,回流比等等,污泥濃度的調整有見效快,調整手段直接等方式,因此污泥濃度也就成為了污水處理廠里較為常用的一個調整參數。但是污泥濃度的調整是要有一個目標的,我們不能隨意的調整污泥濃度,運行管理人員需要知道朝什么樣的目標來調整污泥濃度的大小,才能保證污水處理的水質穩定達標,那么這個目標是怎么得來的,這也就是是公眾號這幾期要和大家一起討論的具體內容。
從長期的運行來看,一個污水廠在很多方面的生產數據均會趨于穩定,比如季節性的溫度變化;一天之內的水質,水量的變化;一年四季的水質的波動變化等等這些外界的條件因素會呈現一個規律性的變化,在通過多年的數據積累以后,污水廠基本就得到了進水水質的數據和變化的趨勢。具備這些基礎的數據之后,只是了解到了進水的實際情況,但是得到了水質的數據和變化趨勢,運行人員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確定出合適污泥濃度來么?
在確定污泥濃度之前,先來了解下設計院是如何設計污水廠的。運行人員接觸到的污水廠都是已經建設好的,也有些污水廠人員參與了從頭建設的過程,可能會比較了解的比較多一些。一個污水廠從開始立項到形成圖紙,中間有很多流程,當然作為運行人員不需要了解完整的過程,但是運行人員需要知道就是污水廠的這些池體都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首先設計部門會進行污水水樣的檢測,這個水樣一般是污水廠所在地提供的,但是瞬時性比較強,也就是說不一定會反應出真實的水質數據,但是設計部門只能使用這個水質數據作為初始的設計依據,當然有些項目是改造項目,設計部門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運行檢測的數據,更貼近真實的水質情況。然后設計部門會根據設計區域內的人口統計數量,預測一個10年或者20年的人口數,然后根據給排水設計手冊中對每個人排放的污水量進行計算,計算出該區域建設的污水廠處理水量,這樣兩個重要的參數就出來了。接下來就是根據水質和水量數據,結合出水水質的標準,污水廠占地的大小,所在地的特殊要求,項目資金情況等各種因素選擇合理的工藝路線。然后根據確定的工藝路線,結合各種污水處理的基本原理公式,預設一個合理的污泥濃度,然后根據污泥濃度和停留時間,有機負荷,硝化反硝化負荷等開始計算各個處理構筑物的體積,劃分不同的功能區域等,優化水力條件,布局各種設備,落到圖紙上,最終到了施工現場,建設完成,移交到運行人員手中。這就是一個污水廠設計的基本流程,實際上比這個描述要復雜的多,不過不需要知道那么詳細,畢竟運行人員不是做設計的,只需要了解這個過程是怎么得來的就可以了。
作為運行人員了解這個流程主要是為了理解污水廠的污泥濃度到底是要怎么得來的。由于設計部門不可能預估出實際運行的污泥濃度,一般都是預設出來一個污泥濃度,然后以這個污泥濃度作為計算基準來進行計算,這樣在實際運行中,這個數據可能就對運行人員的工藝調控意義不大了,因為不可能各項參數都達到設計時采用的那些數據,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得采用一個污泥濃度來進行調控,那么運行人員要怎樣進行污泥濃度的預判呢?
還是要回到設計的思路上來,對于設計人員來說,進水水質水量都是不可得到最精準的數據,只能依靠預測的來,再根據預設的污泥濃度來計算構筑物尺寸大小,所以設計人員的未知數是池體大小和結構,他的目標也是通過預測數據得出最符合實際處理能力的構筑物。而運行人員來說,進水的水質水量都是可以通過檢測得來的數據,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無限逼近真實值,工藝構筑物已經建設完成,不再有可能變化,因此對于運行人員來說,未知數就可以變成污泥濃度了。
這就意味對于設計人員和運行人員來說,同樣的計算公式需要從不同的未知數的角度來計算,所以運行污水廠的污泥濃度的理論依據就可以得出來了。。。
下一篇我們會從生物學理論上和大家探討污水廠的污泥濃度的計算途徑,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并參與討論。